入藏前传·稻城亚丁随笔(六)
面条
待我们赶到新都桥的时候,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,看上去不太大的市镇上已经很多店面关门休息了,偶尔有几家开着的门里露出昏黄的光。
汪秋带我们找了一间客栈住下,从外表上看起来应该是藏式的风格,不过到里面还是标准的客房模样。
安顿好了以后感觉有点饿,便到街上去寻吃的,倒不是住的地方没有开伙,只是多供应炒菜,而没有面条。汪秋说有一家的面条做得还不错,沿着没有多少灯的街道走过去,那一家已经关门了。于是就转头,在对面找到一家。
清汤面,放了葱花以及多一些的青菜,虽然说是机制面(也就是筒装的干面),但是奔波了一天,吃上一口热热的面条,到也十分的惬意。
如果说头一天晚上只是怀疑面条是否煮熟,那么次日早上便自然知道,因为起得比较早,于是还到那家,看着他们煮面,原来是用高压锅的,毕竟海拔已经很高了,在这个地方烧水到不了一百度就会沸腾,所以用高压锅也就很自然了。
晨曦与炊烟
很早的时候就在床上听见窗外的乌鸦在聒噪,猜想着乌鸦在藏区所代表的意思应该和汉族不一样,因为隐约听说过乌鸦在藏区是吉祥的鸟儿。(这个说法后来得到了汪秋的证实)
趁着LP在屋里梳妆的时候,跑到屋顶上,正好两边的露台门是开着的,于是便看到了晨曦里的新都桥。
一个不太大的,聚集在山凹里的小镇,大约只有一条主路从城镇里穿过,远远近近的错落摆放着藏式的房子,很多都是由石头垒起,而并不像我们通常所见到的砖瓦结构。因为是一大早,路上的行人和车都不多,远远地看去,很多人家大概是在做早饭吧,因此清清淡淡的炊烟从一些房子的顶上升起,在晨光的照映下,安安静静地飘着,空中传来燃草木作柴的味道,田园的味道。
把眼睛投向远处,在那些房子的后面,便是慢慢延展到山上去的草坡,有人说新都桥可以骑马,大约指的就是这里了。
一座小桥在市镇的东面,间或有一辆把音响开得大大的摩托车通过,这桥就是新都桥么?怀疑,一笑。
乌鸦·牦牛
据说乌鸦在藏区有着神性的使命——充当人与神之间的使者,传达神给人的旨意。因此在这里乌鸦的地位不可以说不高了,而且,在进入藏区之后,只要有人聚居的地方,乌鸦几乎随处可见,在亚丁,LP还拍到过一张乌鸦非过彩林的照片,当然这的后话。不过新都桥的乌鸦让我们第一次接触到了这一种神奇的鸟儿——在别处也许是不祥的象征,但是在这里却与人们安然相处。
出镇不远,便看到一片不太大的草地,一群牦牛在晨光的照映下,平静地吃着早餐,初升的阳光透过牦牛身上蓬松的长毛,仿佛给这些生灵裹上了一层金色的光,尤其是在清晨逆光下的效果,显得更加的亮丽。
草坪的旁边有一条小河沟,几只乌鸦在那里喝水,有的探头探脑,也许是想看看自己一大清早在水里的模样,是不是应该把羽毛弄得更顺滑一些呢?
LP有一张片片很棒,河沟里倒映着碎的阳光和彩色的的树影,已经成为剪影的乌鸦站在水里,好像油画一样,大赞。
藏居
藏居给人的印象就是五彩斑斓,虽说大多也是白色的墙壁,但是他们对于窗户和门棂的装饰可以说是竭尽所能,把藏族对于色彩的理解发挥得淋漓尽致。在我们平时看来不可想像,不可搭配的色彩很自然很和睦地运用在一起,在其中透露出浓烈的民族的气息,也就是说不用他们告诉你什么,也无须旁加说明,只要把这样的色彩组合放到你面前,你就可以准确的知道这里面所蕴涵的密码信息,就可以清晰地知道他们的民族特质。
不仅仅只的通常意义上的红与绿,艳丽的桃红,亮彩的果绿,帅气的明黄,还有透彻的湖蓝,许多很浅显明快的色彩在这里充分融合,你一点都不觉得他们之间的别扭与唐突,相反还可以赏心悦目地接受。这就是藏区的颜色。
此外,不同的藏区,对于窗户,尤其是对于窗户外围那一圈外框的装饰,都有着不同的解释。
虽然大的模样都类似,外框画的都是上窄下宽,很稳固的样子,但是对于上面的部分,也就是窗眉的部分,各个地方的处理就不一样。有的地方是双折线,像两个梯形上去;有的地方是团云的样子,顶托着窗眉;有的地方是更复杂的单折再加圆弧;而有的地方也很简洁的用一条斜线代替;甚至在有的地方还是一个反过来的斜角。如果可以有多一点的时间去了解或者理解的话,可以这样说,仅仅就凭对于窗眉的装饰,你就可以判断出到了藏区的哪一个地方,这里居住着藏区的哪一个分支。
当然,也许因为时代的变化,原本质朴的藏区或多或少地也慢慢引入了经济的概念。其实这也很正常,一个地方随着经济的逐步发展,很多的东西,很多原本司空见惯的东西,也逐步地染人们认识到它的经济价值。就比方说LP到一家有些特色的藏居拍摄,人家倒是非常的热情与配合,不过到后来也悄悄对我们说要给钱,呵呵,也不是不可以,只是让人心里觉得好怪。
路上的杨树
杨树在藏区可以说是最常见的树木了,尤其是在这个季节,树上所有的叶子一律变成金黄的颜色,那色彩浓烈得让人窒息。
虽然还没有见到稻城的万亩青杨林,可就这路边的高大杨树已经让LP兴奋不已,举着相机从各个角度攫取。
LP在那里拍摄,而我则在一边聆听——不由自主的聆听——一阵风过,树叶零落飘散,枝头传来碎碎的声音,轻柔,你的目光,跟着纷飞的落叶,缓缓移下,你可以听到每一片叶子落地的声音,真的,每一片叶子,每一片叶子落地的声音。
记得以前看过的一个片子,里面有一个女孩理解一幅秋天落叶的油画,她说,这幅画的名字应该叫“吻”,秋天了,叶子落了,每一片叶子都投入大地母亲的怀抱,每一片叶子,都是给母亲的,深深的吻……
[
本帖最后由 差火 于 2009-11-9 09:37 编辑 ]